看書的目的是為了想藉由書中的觀念、想法、做法來幫助自己讓現況更好,

而非讓自己陷入困惑、反而裏足不前。

對於書中提出方程式的既念,對我而言或許理解上有點吃力,

但書中所舉的故事和每段章節後面提到的「活用這個方程式」卻是我覺得可以再三思量,細細品嚐的地方。

再者,對我而言,最重要的是,如何將我覺得此書裡所提,

對我有益的觀念運行到日常生活中,而非只流於讓當下的「對吼!原來也可以這麼想、這麼做,下次要記得。」

但當下次再發生類似的事時,我是否還記得呢?看來,這又會是另一回事。

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裡所提,

當我們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愈多,且想要擁有的欲望變少,

這時我們的快樂值數就會相對昇高,

但現實狀況是,明明知道要珍惜擁有、要知足常樂、要時常感恩,

但當慾望來臨時,上述的想法可能立即會被拋諸腦後,

慾望迫使人飛奔的去追求那個現在沒有,

但「覺得」擁有後「應 」的事物,

假使沒有追求到,

可能會陷入「覺得」不快樂的泥沼中,

而忘了原本「沒有擁有」時,其實「也 的」。

而要如何意識到自己有出現這樣的情形,進而轉化自己的心態,

原來也是可以透過練習,練習感恩、練習知足等,練習的速度愈快,將有助於我們轉化回快樂的感覺也愈快。

我想之所以會對此內容感到印象深刻,換個角度看,

我發現這也是我最想提醒自己能記得的部份,我該如何做到呢?

回想過去閱讀過的幾本書,依稀都有提到類似的觀念,每每看都覺得被提醒,為什麼會這樣呢?

我猜想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做到,所以才會重覆的被此觀念吸引。

我想這是此書提點我,

「該如何把知道化為做到」這件事,才是我需要好好努力的課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orrila

讀書會中分享:

1、    把握當下,不想過去、不想未來,不專注當下。

2、    太多選擇反而讓人無法前進。

3、    心情不好時,想辦法轉移注意力。

4、    天職:做某件事後,可觀察自己的心情。可以讓你感到開心&快樂的事。EX:家庭主婦VS女強人、彎彎畫家、皮膚科醫師VS急診室醫師、律師為做有樂趣的事,願意只領2萬月薪。

5、    做才有心得,付出才有力量,有沒有你自己經驗的東西。

6、    知其然,不知所以然。EX:&做錯,(擴張經驗值)

7、    害怕,是擔心做不到,還是根本做不到。

8、    培養敏銳度&洞察力,和經驗有關。EX:買畫其實是買他背後的努力。

9、    若覺薪少,若自己接受就別抱怨,若不想接受就走即可。

10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錢人不為錢工作,錢不會讓你快樂,為了錢工作更不會快樂。

11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短視:只看眼前利。

12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慾望升高相對快樂感會下降。EX:不丹曾被評選為10年前最快樂的國家。

13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打造個人品牌,是你在別人心中留下什麼印象。

1、        別讓任何「要做」的事,阻礙你成為你想要「成為」的人。

2、        我究竟在怕什麼?

3、        馬克 吐溫:「二十年後,讓你懊悔更多的是那些現在沒做的事,而不是你做過的事。所以,現在就拋開繩索、揚帆啟程,駛離安全的港灣,掌握好風向,勇敢去探險、去夢想、去發現吧。」

4、        提醒自己不要想著自己正在受苦,而要把注意力放在能從中學到什麼?

5、        王爾德:「做你自己吧,別的角色都有人演了。」

6、        這些艱難體驗究竟有什麼意義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si13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